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為什麼人們稱呼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總是k....,很少稱呼第幾奏鳴曲?

音樂問答題

今日朋友的提問,與大家分享

Q:想請教為什麼人們稱呼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總是k....很少稱呼第幾奏鳴曲,好像貝多芬的奏鳴曲。

A: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鳴曲,嚴格來說並不是 "小提琴奏鳴曲",而是 "附有小提琴伴奏的鋼琴奏鳴曲",曲子真正的全名sonates pour le clavecin, ou pianoforte avec l’accompagnoment d’un violon 或是英譯 keyboard sonatas with violin accompaniment。

早期的K.6、K.7、K.9等等,小提琴根本只有增色,幾乎是可有可無。因此,許多出版商、演奏者都將之省略。每個版本挑出的 "偉大" (The Great Sonatas) 各有不同,有的14首、有的15或16首,在此情形下,實在很難用第幾號來統一稱呼,都用公用的莫札特作品編號 K 來表明。

莫札特的作品並未像貝多芬等後世作曲家般由出版社出版,所以並無加上出版編號 Opus 或 Op,他的作品編號縮寫代碼是 K 或是 KV,指的是 köchelverzeichnis 的縮寫,意思是Köchel catalogue,科海爾目錄,這是由Ludwig von Köchel 所開始建立的、依編年方式整理的莫札特作品編碼,至今已經由後世學者接手更正、補遺至第八版。

可以用調音器的指針練習音準嗎?


近來發現,許多老師要求學生用指針式的調音器去對拉奏的音準,這真的是很不好的方法,甚至是很不負責任的教學!!!

絃樂器珍貴的要點之一,就在於它是可微調音準的樂器,除了人聲之外,它是可以奏出完美和諧的音準的樂器。因為她的音準可以微調,所以沒有轉調的限制或困難。

固定音高的樂器,如鋼琴、管風琴、木琴、以及調音器上的音準,因為無法隨著音準需求改變音高,必須用數學的方法,犧牲稍許的音準純粹,讓音樂中需要的各種 變化半音 (如:升DO 與 降RE 不同........),等化成方便、易用的系統,才有 "平均律" 的出現與運用。除了八度,鋼琴的其他音程皆是均化後的結果,也就是不那麼準。

學習小提琴,音準確實是最大的難關,但也正因如此,更需要正確的方式去 -- 訓練耳朵 。用調音器對音準,是用眼睛判斷音準,不是用耳朵。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判斷音高,而不是叫學生買調音器自己對音高。用調音器對音高,除了音準的基準就是錯誤 以外,對耳朵稍差的學生而言,喪失了訓練耳朵的機會,對耳朵好的學生而言,他聽到準的音 (純律),調音器卻告訴他音不準 (平均律),耳朵好好的卻反而學到壞掉。

用簡單的數學,就知道為和要在鍵盤使用平均律或其他調律法 (我寫過,巴哈不是寫作12平均律):

兩個相鄰五度的音,比值是3:2 (這是物理現象,無須爭論),在純律時,若是La 等於 440 hz,那上方的 Mi 就是 660 hz,但是平均律,用公式 (12次根號2的7次方) 會得到的比值 1.49830707687653 .....,不是1.5 smile 表情符號 3:2),實際頻率是 659.255 hz。

簡單的實證,只是讓大家知道,訓練耳朵才是學樂器的目的。怎麼會是用眼睛判斷音準???

PS:附圖是我最推薦的手機調音app,這是罕見、附有各種調律法的調音程式,從 "Option" 的 "Temperament"點進去,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調律法與他對應的值。

舊文:
https://www.facebook.com/violinwoody/photos/a.294399727388900.1073741829.274969942665212/488853864610151/?type=1&theater

我的小孩子拉琴都沒表情?!


經常在私下聽到家長的疑問,他們認為小孩子演奏小提琴都沒有感情、表情生硬,是學習的問題嗎?該不該換老師?

套句帕爾曼親口所說的,學習小提琴的人,光要拉出像樣的聲音與音準,就要花上十年。
是的,小提琴要發出像樣的聲音音準,縱使不用十年,也要比起其他樂器更久的時間。以最普遍的鋼琴而言,雖然十個手指頭必須做出獨立的運動,但基本上兩個手 的動作是平衡的。弦樂器的雙手卻是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更重要的,鋼琴沒有音準的問題。在還沒進入演奏 "內容"、"詮釋" 之前,除了要克服兩手協調的問題外,音準精密而細微的控制更是所有初學者與家人、旁聽人的夢靨。更不用說,多數老師、學生都忽略的 - 右手發聲。

音準的問題容易發現,右手發聲的問題容易忽略。大多數人都把發聲的問題歸給琴、或是弓,其實真正的問題在人。在不具備真正完備的發聲能力之前,你根本不具備選擇、判斷一把弓、一把琴是好是壞、是否適合你。

舉例,一個未能具備開車技術的人,能否判斷眼前的保時捷、或是法拉利哪個更適合自己開車的需要?或是他需要的其實是一部四輪傳動?這是說,當你需要高速過 彎、瞬間加速、或是極端地形的操控、或是野地越野能力,都必須在 "人" 具備相對應的能力時,才能順利、合理的做出選擇。在這之前,那是空談。當然,你若是有的是錢,那另當別論。

在沒有具備這些開車技術之前,你能甩尾、高速過彎、做出種種令人 "感動" 的動作嗎?不言可喻。

至少在初級的階段,弦樂器比起其他樂器更難、更不適合表情、音樂性的要求,甚至,必須先更嚴格的要求機械班的控制,因為,少了這些控制,在弦樂器而言,就是失了準的音高、 失了準的音色。

音樂中的表情,來自於音程、和聲、結構、風格、歷史的理解與表達,無法控制的音準、音色、速度、力度,怎麼可能表達感情?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甚至告訴我的學生,年輕時在台北,看著台北車站前圍起圍籬、進行著不知名的工程。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就是看不到蓋個甚麼東西。有 一天,坐著公車經過,看到建築物終於冒出圍籬了,沒多久,整棟建物就完工了!打基礎的時候,最辛苦、最無趣、成就也幾乎看不到,但那是整棟建物成功的基 礎。只有最好的工程師、最好的工人,知道他們正在做最重要的工作。那是現在的新光三越站前店。

請讓您的學生、孩子,接受最紮實、最嚴格的地基訓練,否則,日後將面對永無止境的修正。表情、感情,都是運用,觀念、經驗、學識、生活、.....,是後續的課題。


後記:

其實這篇文章的本意,想分享的是關乎演奏時 "聲音的表情",而非肢體的動作表情。不論是否語意不清,衍伸到肢體動作的誇張表情,卻也豪無不可。這些年來,誇張、噁心的演奏動作已經到了比演舞台劇還 像演戲的程度,演奏的內容若是可以吸引人、說服的了人,你用何種動作旁人自然無置喙的餘地,但是明明臉上、身上的表情、動作,與演奏的控制與表現的內涵無 法關聯,只會讓有經驗的聽者反感。
關於這點,過去曾簡單分享過,以後有機會獲可再深入思考。也謝謝各位先進的肯定與鼓勵。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先聽我說一個故事

小學一年級時,有次去某個親友家中拜訪,主人家中剛購入一套高級音響 (以當時的我所認知),他在介紹這音響有多高級時,我瞥見音響櫃中有兩三張黑膠唱片,朝上的第一張寫著 "貝多芬 田園交響曲",我請求讓我聽聽看那是甚麼東西 (雖沒聽過,天曉得那時的我怎會認得),這位親友只冷冷地回我:這小孩子聽不懂!!
回家後,當時念初中的姊姊喜歡搖滾樂,在知道他要去夜市的唱片行時,請他幫我買 "貝多芬的田園",當天,他幫我帶回的是當時的盜版松竹唱片出版的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的版本,我就在家裡的複合式音響 (爸爸買了一台日本SONY,可以播放自動播放多張唱片、收音機、卡帶機綜合的機型,唱片機器我都還保留在老家),聽了起來。
音樂中,我聽到鳥叫、風聲、火車奔馳、打雷、.......很多很明確的感受,縱使不敢說感動,至今仍記憶猶新。

很多年後,我交了很多聽音樂的朋友、念了音樂系、開始接觸所謂音樂推廣,這段小時候深刻、有一點被瞧不起的經驗反覆湧上心頭,每次都告誡我自己,自己聽不懂,不要以為別人聽不懂!!!

是的,我們的習慣裡,從來都是 "懂不懂",卻不是 "喜不喜歡"。

再聽我講另一個故事

退伍後、出國前那一年,我短暫的帶國小管弦樂團,除了每週指揮,我希望小朋友們能養成多聽音樂的習慣,所以安排了幾次的音樂欣賞。在我完全不加以引導、暗示的情形下,我讓小朋友們聽了幾段我選出來的曲子,並個別一一寫下、形容這些曲子帶給他們的感受。我永遠記得,這些孩子們,縱使不是每一個,是如何活靈活現的表述了他們所聽到的內容。最特別的是,有超過半數的孩子,聽到管風琴演奏巴哈的d小調觸技曲時,寫下的形容都是 "吸血鬼" 出現了!這次實驗告訴我,在不給污染的情形下 (吸血鬼是汙染),孩子聽到的音樂都是真實的感受、真實的感動,沒有懂不懂的問題。

回國後,這是另一個故事,有對非常非常可愛的姊弟檔 (我忘了他們叫甚麼名字,但永遠記得他們上課時的模樣),家長本來想讓他們念音樂班,讓我幫他們上課,跟我溝通許久後,被我勸退、打消讀音樂班的念頭,穰音樂成為他們的生命中的要素比成為他們的職業更重要。之後,幫他們上了幾堂的欣賞課,我記得,某一堂課,就坐在我的音響前面,兩姊弟聽著貝姆指揮柏林愛樂的莫札特交響協奏曲297b第三樂章,可愛的搖晃著小小的腦袋瓜、搖晃著小小身軀....,經常回想,那時他們的心中,到底起了些什麼樣的化學變化?

快三十年了,透過各種方式:雜誌、講座、演奏、解說......,我在音樂推廣、欣賞這條路上,真的花了不少心血。這當中多數都是義務、或甚至是倒貼。越到後來,我越是認為,不是聽不懂古典音樂,是不懂自己。

市面上有一些課程,專門教你怎麼聽懂古典音樂:"四個小節的樂句,1.2.3.4.,再四個小節的樂句1.2.3.4.,然後轉入D大調,你聽這個弦律1.2.3.4..............." 。我不否認,對學理、歷史、背景的探究可以幫助音樂內涵的理解,但是這些種種與音樂對你的感動是完全兩回事的。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父母子三人,懂得維也納愛樂是偉大的、演奏的樂曲是偉大,所以他們也懂得起身高喊Bravo。可是,那兩位聽到莫札特、不懂莫札特、貝姆、柏林愛樂的小朋友,卻不會坐立不安、度日如年。

父母子三人或許 "懂" 得門道,但是,兩個雖然 "不懂" 的小兄妹,卻得到感動。

心底OS:( 開這些課的老師,應該學過很多,只是還沒被音樂感動過吧。)不列入紀錄。

記得有一次在講堂上課,我鼓勵學員們,相信自己的耳朵,用心、用耳去聽,不要用眼睛、用理智去聽。"感知"兩個字,感覺在前、知覺在後,先有感覺、再去理解為何會有那樣的感覺,而不是先知道該怎麼感覺、再去裝成適當的感覺該是如何 (寫到這裡我都覺得噁心),不要讓別人的品味決定你的品味,因為那就是毫無品味。那是跟風。就像吃牛肉麵,沒有人先去學會牛肉的部位、紅燒的手法、麵條如何切、削、燙、滾來決定自己懂不懂吃牛肉麵,就吃喜歡的口味就是了哪會去管懂不懂?你會用同樣的心態吃蔥油餅、紅豆餅、水餃、排骨飯,所以,市面上沒有、也不用有課程教你如何吃懂蔥油餅、紅豆餅、水餃、排骨飯,因為那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可是,至少有兩樣,本來也不需要,卻老是有問題的,其一是古典音樂,其二是喝咖啡。

喝咖啡也是一樣,喝黑咖啡,馬上有人說:哇,你好厲害喔,內行的!卻不知,喝的是廉價、過期、又萃取過度、充滿赭麴毒素、卻貼了 "藍山" 的咖啡。這世界上,咖啡莊園成千上萬、烹煮方法簡繁都有,先搞清楚,喜歡的是咖啡的虛榮、還是咖啡的口感。

是的,先搞清楚,你要的,是聽古典音樂的感動、還是名氣。

古典音樂沒有比較偉大,除非你的虛心、真誠有如當時的創作者一般。若是你的真誠如同創作者一般,流行、爵士、民謠、....古典,都是一樣偉大。不同的音樂類型,只是不同的料理哲學、不同的文化堆疊。選擇跟自己屬性相同的音樂去親近,讓他來浸淫、滋潤你的生活,就是幸福。"從心所欲",去聽那些與自己格格不入、卻又要裝得很懂,吞下那些苦、澀的名牌咖啡,得來的一句 "妳好懂喔!" ,這虛榮這麼重要嗎?

古典音樂無法普及,也不應該奢求普及。不是古典音樂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你不能用平常心去聽他。因為,當你覺得這是名家、名曲、名.....的時候,你是做價值判斷、誰是第一名、誰是名家、誰是大師.......,你聽的是包裝、你吃的、喝的都是包裝。古典樂曲用流行手法演奏,就是流行。流行音樂用古典手法詮釋,還是流行。古典音樂是一種態度、一種沉澱,不是一種虛無的價值。

只有當你卸下所有價值觀,讓音樂進入你的生活,讓聽音樂就像你吃飯、喝飲料、吃牛肉麵.......那麼頻繁、自然、簡單的時侯,音樂對你的意義就是最大化的,這時你就懂了,音樂就是不懂才會懂。

為何不能普及?一個講究效果、成本、獲益的世界,所有質感、品味、價值,都用金錢去取代了。計較的,就再也不是可長可久的傳統,而是求新、求變、求獲利的世界。

不能像一碗麵、一杯飲料般進入你的生活的音樂,你何必搞懂?

既然已經像碗麵、像杯飲料般進入你的生活的音樂,你又何必擔心不懂?多吃、多喝 --- 就是多聽,自然懂得箇中滋味。

不是嗎?

後記:
今日看到朋友動態中,有的是要古典樂手去演奏、卻又要求演奏民謠,怕古典音樂聽不懂,有的是要古典樂手演出,卻又希望用街頭藝人的價錢支付。再加上,學校教育竟然加上流行音樂 -- 流行音樂當教材?太離譜的"教育"了。流行就是與日俱進、隨著社會脈動改變的意思,當你書印好了,書上的內容就是"不流行" 了!流行永遠是年輕人教導我們,不是嗎?

不要讓世俗的 "古典音樂比較有氣質" 這種謊言,綁架了你我的性情。有沒有氣質是個人的思維涵養,跟你聽不聽古典音樂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