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慢練的意義 – 怎麼慢?怎麼練?

    這個話題真是個不容易說明、卻又極為重要的課題。學生時期,聽著師長、前輩、或是文章中,總是提到 『慢練』的重要性。從理智去思考,也確實理解,慢練是件重要、也應該是極為有效的方法,可是,卻總沒見過稍稍深入解釋,到底慢練是怎麼個意義、怎麼個方法?當時真有幾次,耐起性子,確實的將功課給『慢練』了好幾回,卻是感受不到慢練帶給我有何效益,心底下得到的疑問卻是越多。慢練,真的是這樣子一小節、一小節、一小節.......,慢慢的拉奏下去,就會有效果嗎?前陣子,帕爾曼的大師班,也強調『慢練』的重要性,也有許多朋友在FB轉貼這個訊息,更顯見,這個課題確實得到很多的認同。然而,同樣的疑問依舊存在。有篇中國樂器的分享文章,似乎是比較明確的說明了『慢練』的方法,當中甚至提到,比原速慢一倍以上,才算慢練。但是,真是這樣嗎?

我們從這個觀點來切入這個題目,因為這也是我最原先的認知 - 慢練就是用比原始速度更慢的速度來練習。這看似合理,在初始階段也應該適用。但是,設想,一首15分鐘的樂曲,放慢一倍,就要30分鐘,原先一個鐘頭可以練習四次,慢練只能兩次,雖然可以幫助『熟讀』樂譜,但效率也似乎欠佳。再者,假設,樂曲分為ABCDE五個段落,AE段是主題,C段是變奏,BD兩段是有難度的不同技巧花腔,五個段落用同樣的方式練習,這樣的方法聰明嗎?簡單的段落與困難的段落,是不是該用不同的心態面對?

我的練習不夠嗎?

我一直自認為是個會找方法練習的學生。直到與 Michele Auclair 學習的初期,卻紮紮實實的踢了鐵板。某次上課,她告訴我:『我知道你很認真練習,但是你的練習不夠聰明、不夠有效率.......』,猶如當頭棒喝般,當時,真的是無比生氣、無比羞愧。課後,思考、檢討許久,才慢慢體會,老師當時上課的方法、要求,與練琴的原則。之後,觀察學生練習、回想自己過去的練習,才真正體會,『慢練』真正的意義與方法。

當時,老師非常強調練習時『右手的問題、右手解決,左手的問題、左手解決』。咦?這不就是鋼琴左右手分開練的原則嗎!從這點出發,練習的意義就在 "解決問題",而『慢練』的意義,不就應該是慢慢的練習、或說是『耐心而有效率』的練習更恰當?國際上大師們提到的 Practice Slowly,是否更應該理解成 『耐心的練習』,而非 『慢速的練習』?我經常跟學生們解釋,『慢速練習很重要,但是不能解決快速演奏時的問題』,舉例,F1賽車,經常需要高速過彎,這些需要極高度全方位協調的動作,需要先用慢速來了解場地、車輛、甚至氣候的狀態,但是,慢速練習無法解決高速過彎時所需要的操控感,它必須藉由逐漸提高的速度,逐漸接近、甚至提升臨界值,來取得無以倫比的操駕技術。也就是說,快速操駕的技巧,必須藉由快速操駕得來,因為,所有的物理、生理特性,在不同速度時,會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舉出這個例子,只是要再次說明,『慢練』絕對不只是慢速度的練習而已,它真正的意義,應該更是『耐心而有效率』練習 - Practice Slowly – 慢慢地練習。是一種練習的態度,而不只是速度的快慢。

所以,接續著這個話題下去的,當然就是如何『耐心而有效率』的練習。這個問題,又比起上述慢練更複雜。我想,在有限的篇幅底下,能做的,就只提出幾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為甚麼上台會失常、會緊張

很多學生都會說:『在家裡明明練得很好,為甚麼來上課就彈不好?』、『今天太緊張了,所以失常』、『今天琴怪怪的,怎麼跟平常反應不一樣..........,其實,這些都只反映出一個事實,那就是練習的方法出了問題,也就是沒練好。所有的專業其實都是一樣的,透過不停的練習、操作,去逼出問題、發現問題,更進而能夠解決問題。因此,練習時採取較緩慢的速度,固然得以取得針對目標的熟悉程度。但是,練習的強度不足,卻也不足以逼出未來現實上可能發生的問題。軍隊的演習就是一個更大、更複雜的好例子。訓練強度不足的部隊,上戰場猶如當槍靶子一般。而訓練不足、或說練習不足的演奏者,上台真的就是等著看笑話,這也是許多人上台會緊張、肚子會絞痛、肌肉會無法控制的原因,因為,當事人內心深處非常清楚,有多少地方是根本沒有練習妥當的。或許,帕爾曼所說過的這句話,可以作為我的註解:"If you practice something slowly, you forget it slowly. If you practice something fast, you forget it fast." 。『練得慢,忘得慢。練得快,忘得快』,很顯然的,至少在這裡,』慢練』指的不單只是用很慢的速度練習而已。另外,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年輕的鄭京和與海飛茲上課,學習的課目是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鄭京和架起小提琴,開始演奏起輕快的第三樂章,沒多久,海飛茲就示意她停下,說:『快一點』,鄭京和加快速度,再次演奏,海飛茲又要他停下,『快一點』,如此數次直至鄭京和無法用更快的速度演奏,海飛茲告訴她: 『你還沒準備好』!我們雖然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掌握快速演奏的協調能力,肯定不是光用慢速度演奏,可以達成的。

慢練的意義與方法

以下,就分享幾個經常與學生提到的重點,跟大家分享。我常覺得,若是我早些理解、或有管道得知這些道理,我現在應該能夠演奏得更好、進步的更多吧?希望,這些我到成年後才悟出的練習要點,能購對學琴者們,有所幫助:
  1. 慢速 慢速的意義,在於更仔細、更全面的觀察、理解樂曲中的細節,也就是說,透過猶如慢動作般的演奏,放大呈現樂曲中所存在的各種變化。因此,慢速練習時,必須更明確、甚至更誇張的將觀察、理解的細節,猶如顯微鏡般地展現出來。所以,慢速練習第一個要點:它是一種心與腦的練習。同樣的,對於操作技術上而言,慢速練習也可以幫助建立協調的基礎認知,猶如賽車手、運動選手透過慢速度的動作模擬,去找到肢體協調的步調與感受。個人認為,就是第二個要點:毫無意義、毫無想法的慢速練習,只是浪費時間。甚至於,毫無目的的慢速練習,只是磨掉對音樂的耐性而已。所以,對學生、孩子要求慢速練習時,務必引導清楚的練習方向。
  2. 控制力 無論是慢速、快速,控制力是最重要的要點。under control 是所有事情的指標,當然更是演奏的指標。沒有控制的慢、與沒有控制得快一樣糟糕。控制力不會在練習的初期就能夠全面擁有。那是隨著練習、與日俱進的能力。也就是說,除了肢體的練習,心裡對曲子的掌握也必須隨之精進。在這個層面,離開樂器的練習就是非常的重要。就像賽車手,必須離開車輛去熟悉包括路況、天候等等情況一般重要。學習演奏的人,不只是整天在樂器上操作而已,必須離開樂器,透過其他的學習,諸如:樂理、樂器學、和聲學、音樂史...等等,更重要的是,欣賞前代大師們的錄音遺產,去學習、理解所演奏的樂曲內涵、結構、細節、涵義、演進....等等特徵。有理解,才有控制的能力。不知道賽道長相、特性、甚至過去賽車手的成績,我想應該很難突破既有成績的。
  3. 分段 這是練習最重要的觀念之一。練習最糟糕的習慣,也是幾乎所有學生都會犯的問題 (不少指揮家也只能如此),就是 – 從頭到尾走一次。當然,從頭到尾演奏是有它的意義,它可以讓演奏者感受到樂曲整體的架構與脈絡,但那無法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也就是說,從頭到尾演奏,也必須是在有所對應、有意識的情形下,視為練習的一部分去安排。若是每次都從頭到尾,如同許多指揮與樂團排練般,縱使能夠提出問題,卻沒有、或無能解決問題,甚至根本無法發現問題,這樣子從頭到尾的演奏,就沒有任何練習的意義。甚至,它就是更後面會提到的,只是增加犯錯的機率而已。
    越大的曲子,越需要利用分段的方式練習。因為分了段落,精神更能集中,更能針對問題、解決問題。並透過集中、高強度的重複練習,加強心、手、肢體對樂曲的內容、技巧的掌控。更重要的,適當的分段,讓樂曲的架構成為練習的依據之一,不僅演奏時有更加明確的結構性,也能對應到背譜的可靠度。利用分段練習,腦中自然劃分出樂曲的段落地圖,縱使演奏時突發狀況發生,也因為對段落的了然於胸,可以不慌不呒的從最適當處接續演奏。
    更細的分段練習,還有助於高強度的解決段落中特殊的技術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從頭演奏時肯定會卡住的地方,卻不是從頭到尾演奏可以解決的。
    碰到問題時,停下腳步,思考一下下面所提出的要點。
  4. 分析 先前有文章分享過,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進步。練習時碰到難題,藉由分段可以確實停下腳步、面對問題。如同上面提到的,對弦樂器演奏者而言,必須要學會如同鋼琴般的分手解決。在樂曲中,左手按弦的問題,不外乎指法、音準與其他相搭配的基礎條件。右手弓法要解決的,則有更多的細節要照顧:上下弓、弓的部位、句法、強弱變化、弓的位置、換弦、換弓.....。碰到問題時,務必停下腳步,分析問題的所在,並確實的解決問題。
    例如,許多人在練習跳弓的樂句時,不停地反覆練習跳弓、把問題歸結給跳弓技巧不好、甚至於是弓不好的結論。殊不知,經常碰到的實況,是左手按指與右手協調欠佳、或是右手運弓換弦的觀念欠佳這兩個關鍵問題上。或許,下次碰到這樣的情形,試著用連弓的方式,以八個音、或更多個音用一弓演奏,同時,檢查一下,左手按弦是否不平均,或是利用分弓、平弓的方式放慢速度練習,檢查是否右手換弦與左手失去協調。之後,或許你也會發現,原來,跳弓一點都不難。
  5. 方法 因此,分析了問題,就是要找出相對應的方法。這點在此就很難深入,因為,光這點,肯定就可以出一本單行本來討論。不過,只要仔細理解、學習各種練習曲,就可以累積這些練習的方法。簡單的說,練習曲,就是教育家們創作出的方法,用來解決樂曲中會出現的問題的樂曲。所以,話說回來,毫無目的的演奏練習曲,不僅僅毫無幫助,甚至浪費時間。了解每一首練習曲練習的目的,仔細學習、掌握它的技巧與方法,並在樂曲碰到類似問題時應用上,是最實際的建議。其他的,真的就是經驗、判斷力的累積了。
  6. 重複 針對問題,重複的練習,應該是最不需要解釋的重點。我們都看過這句話:"practice makes perfect" - "練習成就完美"。當然,完美是不可能的,所以練習是不能停歇的。但是,這句話真正的意義,在於不停的練習,也就是重複的練習。透過上述分段的方法,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高強度的重複同樣的樂句、動作,是確實掌握該段樂句或技巧的不二法門。很多學生雖然學會了,卻忘了足夠強度的重複,隔天起床,肯定又是從頭。但是,有一點極為重要,必須要特別注意,那就是下一個重點。
  7. 避免出錯 不少學生在練習時,都有一個不自知的問題。練習時出錯,不斷地、努力地重複的練習這錯誤的段落,直到某次不小心拉對了,自覺總算可以停下腳步了。殊不知,重複練習了100次錯誤後,只演奏了1次正確的話,下一回正確的機率還是幾乎等於0。房子蓋好了,重建前還得先拆掉原先完成的。錯誤的習慣一旦養成,也得先洗掉錯誤的習慣啊。是的,不要老是出錯、改錯。盡量在第一次、甚至每一次練習,都只演奏正確的。這也就是為何一開始要用慢速度 "找路" 的原因了 - 免得把車子撞爛了 - 也就是說,別讓錯誤的經驗、或訊息,搞爛了你對曲子的認知。避免練習時重複出錯,是我經常告誡學生的重點。特別是當學生沒有耐心、沒有思考,只是不斷拉奏錯誤時 (這是許多學生共通的問題),我都會問他們:你寫2+2=5,寫100次,答案會不會突然變成2+2=4?答案當然是不會的。錯誤的答案要如何變成正確的?當然是停下腳步,審視問題、並且解決問題。許多學生會努力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 "同樣的錯誤",造就的結果,當然是非常穩定的錯誤。除非你解決它,否則,錯誤不會自然修正變成正確。你練習的是錯誤的,重複的結果就是錯誤的習慣。只有重複練習正確的,才會成就正確的習慣、正確的結局。因此,回顧上面所敘述,毫無目的的練琴,練得越多,傷害可能越大。你以為的進步,其實是經驗增加而已,演奏的結局卻是越大的災難卻不自知。
  8. 不要過度練習 練過多比練不足可能傷害更深。過度練習,除了因為注意力的消失,造成無意間養成自以為正確的壞習慣外,最糟糕的狀況,將可能是身體永久性的傷害。任何行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職業傷害。所以,不用對職業傷害太過大驚小怪,縱使你整天躺在床上,也會對身體有其他不良的影響。對我們而言,問題在於:能不能一方面又有足夠強度的練習 – 不論是精神上、或肢體筋肉上,確保練習的成果,又能夠適時的休息,緩和練習對身心疲勞所帶來的傷害。我想,對小提琴家而言,一天4~5個鐘頭全心投入的練習,是最多的極限。以我個人的經驗,練習強度最高的時期,是在新英格蘭音樂院學習時。那時,不論當天是否有管弦樂團練習、室內樂等其他演奏、排練、上課等時程,自己單純練琴的時間就是四個鐘頭。每個鐘頭間休習約十分鐘。不少時候,碰上樂團排練、室內樂排練、上課等等,又再加上自主練習,一天拉琴的時間超過9個鐘頭。那時,到了晚上,帶著極度疲憊、卻又想繼續練下去,總會有隔壁琴房的朋友看不下去,告訴我『不要再練了,回去休息吧!』。現在想想,確實如此。不過,對於那些練習顯然不足的大部分學生們,請不要用這點當藉口吧。

對我而言,所謂的『慢練』,真正的意義,就是上面我所描述的總體。或許,會特別強調慢練的重要性,是因為學生們都把『快』當做厲害,『慢』當成是無能。其實,慢有慢的難、快有快的難。有些問題,就是要慢速來解決,另外有些問題,或許反而是要快才能練就。假使這篇文章對您有意義,應該就可以理解,孩子每天練習多久不是問題的核心,怎麼練、練了甚麼,才是重點。練習正確的,累積的就是正確的。練習錯誤的,累積當然就是錯誤的。練習時間要多久、要練幾次,都不是重點。

該練習多久、該練幾次、該練多快、多慢...,或許都是其次,練習的效率,才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