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音樂專業訓練中,雖被列為考試項目,卻幾乎少有系統訓練的科別,應該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視奏" 了。舉凡入學考、術科學期考...,應徵教職、樂團團員...,幾乎都少不了視奏這一個關卡,人人都會碰上,卻又極少有人正視這個題目。原先心中規劃了幾個題材,作為近日寫作的目標,老婆給了我這個建議,認為這個題目應該是許多人需要、也多感困擾的,因此決定以此篇分享作為優先。準備倉促,希望能夠盡量完整的將個人的經驗與體悟,與大家交流分享,不足之處,也希望不吝提出指教與問題。
什麼是視奏
依照習慣,視奏指的是拿到一份全新、未曾演奏、練習過的樂譜,在未給予練習、指導、熟悉的情形下,現場直接將眼前的樂譜 "按照樂譜的指示" 演奏出來。因為不能事先演練,即時的技術、藝術反應與處置,就是用來考驗受試者對陌生樂曲的直覺反應能力。雖然通常只是短短幾十小節、甚至只有幾句,卻可以測試出受測者對樂器技術的掌握與音樂素養的涵養。因此幾乎所有正式考試的場合,幾乎都少不了這個考驗,其重要性可見一般。如前所述,很遺憾的,這個話題卻是幾乎在各種場合被忽略、避而不談的。
視奏的基本要求
由上面所述,我們知道視奏第一個要求就是 "不能事先練習",也因此通常住要的考試場合,主考方總是絞盡腦汁避開受試者有可能接觸過的曲目,甚至經常是由作曲家為該次考試創作專用的樂曲片段。雖然不能事先練習,但不代表你可以演奏的真的就像是沒練過一樣,試奏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自己的試奏演奏的猶如自己的常備曲目一樣動人、流暢。
在繼續更嚴肅的內容前,容我先帶入一個個人的親身經驗,說個故事,輕鬆一下。
我身旁的朋友們多半知道,我考職業樂團是考了兩次才考上。第一次應考時,拿到一分幾乎令我傻眼的視奏譜 - 蔡盛通的小提琴綺想曲 - 我原先以為考題應該會是大部分樂團的考試方式:幾段落困難的管弦樂片段。我在考時前3分鐘拿到該份樂譜,要求是第一頁整頁 - 內容除了充滿不規則的音型、句法外,還夾雜著五聲音階與無調性的即興風樂段。沒有時間抱怨,快速的分析過樂曲大概的性格、段落,安排一下指法、弓法,就只能上陣面對。考完試後,記得與長官面談時,長官特地問到視奏的考題,說道就是要用這種五聲音階的現代作品來讓你們這些學西樂的知道難處...等等類似的註解。問到我難不難,我也明確的說,真的不簡單。幾天後,我接到主評審的通知:沒有有錄取!他告知我落選主因之一是 "因為拉的太像演奏,而不像視奏,這份樂譜外面也買的到,所有評審一致通過試奏不予計分"!但是,很特別的,同時也接獲他的通知,團方長官要求我參加下一次的甄選。就這樣,我在第二次考試時進入樂團服務。當時,我剛好受到音樂雜誌的邀稿,寫作一篇關於小提琴大師 Fritz Kreisler 克萊斯勒的生平介紹。文中,我特意提到克萊斯勒年輕時,也去參加維也納愛樂的團員甄選,考試的結果是 "試奏太差" 沒有錄取。當時的文中我寫道,縱使他視奏考的好,應該也是考不上....。以克萊斯勒的例子而言,這麼一個不世出的多方天才,我猜想,試奏不好只是藉口,不想讓他考上才是實情。與偉大的克萊斯勒成就相比,我絕對是天差地遠,是肯定不敢拿來相比的。
回到正題。視奏的第二個要求,就是按照樂譜指示不間段的演奏。這是許多人會犯的錯誤。視奏考試最忌諱的,就是遇到難處、錯誤時停下來修正、反覆嘗試。與一般練習、演奏不同的是,視奏在乎的是不間斷的連續演奏。能夠不出錯,當然是最上等,出錯了,卻能夠維持音樂的進行,比起反覆地修正錯誤,卻是能夠得到更好的成績。
第三個要求,當然就是能夠關照譜上所有的記號指引。不要說是視奏了,不少學生練了好些時日的曲子,照理說應該非常熟悉的樂譜,卻都還經常只停留在砍殺豆芽菜的階段。對於其他,諸如:強弱、速度、表情..等記號,總是一概視而不見,更不用說豆芽菜所組合出的和聲、對位、樂句組合、曲式段落等等,更深一層次的省察。這些能力,肯定只有靠日常更嚴謹、紮實的基礎訓練才能達成。
第四個階層的要求,就真的很難達到,能夠面對一份展新內容的樂譜,除了技術上能夠無所滯礙的順暢演奏外,還能帶出自身對此樂曲的解析,也就是詮釋,就真的只能靠音樂能力的全面修為。就我個人接觸到的,演奏能力、成就越高的音樂家,這方面的直覺力是越強的。經常在與許多優秀的演奏家合作時,感受到他們處理、解析、詮釋一首新作品時,總是能夠帶給人無比的權威與說服力,那種爽快感、佩服感,實在很難言語形容。這一層功力不容易達到,卻也並非不可能達到。
視奏的自我訓練
我在中小學階段時,並非音樂班出身。當時為了考大學音樂系,自覺的理解本身不像其他音樂班學生們般,可以有學校系統化的教育驅策,所以就自發的擬行了幾個自我訓練的方向,其中就包含了視奏這個課題。在當時資源有限的環境中,還是找到了一些關於這方面訓練方法的文章,與各方說法,而我也戮力以行。只可惜年代久遠,當時是藉由哪些來源得到相關的知識已經不可考,以下只能依我個人的經驗、記憶與理解,將這些方法與大家分享。掛一漏萬,還盼大家意見補全缺遺。
- 視奏過程不要停下來:這一點最重要、非常重要,因為是整個視奏能力的中心思想。無論你用任何方式訓練,要是不能強迫自己秉持 "無論如何都不可以中斷" 這樣的觀念,視奏的意義就蕩然無存。請絕對不要把這一點跟練琴混為一談,練琴的相關問題我曾另外分享過,在此不多談。停下來解決問題,是 "練琴" 的思維,"視奏" 卻更接近 "演奏" 的思維,而演奏,是不容許中斷的。一定要先在內心確實把握這個心態。我在訓練樂團時,經常用新的樂譜跟團員們 "玩音樂",除了能增加團員們的視野外,也讓他們知道這是訓練視奏的極佳時機。排練過程中,我一定會提醒他們的,就是無論發生任何事情,缺音、少音、錯音,都不管,請不要 "還我"。隨著大家的音樂往下走,才是生存之道。
- 無須刻意尋找視奏教本,身邊有許多素材都是視奏的好範本:諸如 : 巴哈聖詠,任何弦樂四重奏、鋼琴奏鳴曲的高音聲部 (低音樂器當然可以選用低音聲部)、其他音域相近樂器的曲譜,當然還有傳統的管弦樂曲片段。更不用說那些極大量、自己未曾演奏過的樂曲,都會是極佳的素材。
- 不要好高騖遠:視奏能力有相當大的成分與自身的演奏能力相關。初級的程度,肯定無法視奏中高級的曲目。但是高級的演奏能力,有時候卻必須循序漸進,需要從初級的視奏範例起頭,逐步提升自身的視奏能力之後再挑戰更深的層級。試著選用與自身各項能力相符的樂譜,作為視奏訓練之用,才不至於有時只會帶來強烈的挫折感、有時卻又無法激發自身能力的提升。
- 培養視奏實際演奏前,用眼睛分析、練習的能力:以小提琴而言,除了五線譜所記載的所有資訊 - 音高、節奏、力度、速度、表情...等等,都必須在演奏前能夠只用思考、觀察的方式去解析之外,多數視奏譜幾乎都 "不提供" 相關絕對需要的弓法、指法。若是只照著譜上未必適合小提琴語法的記譜,直接不加以解析就演奏,肯定是會惹來大麻煩的。弓法更是直接牽涉到目標樂譜本身的句法,如何在操作技術的弓法、與適切解析樂曲句法之間,取得最大合理效益,本身就是一個極大、極深的課題,藉由試奏時良好的訓練,也肯定對正規樂曲的演奏、詮釋,能有無比正面的影響力。指法除了表現樂曲的內容外,也同時展現個人對提琴音色變化的藝術思維與造詣。同樣的,通過視奏時近乎空白的指法指示,建立自身對指法藝術的掌握,也是視奏練習對自身演奏藝術的無上加持。
- 忘記過去、掌握現在、眼望未來:這不只是人生哲理,也是 "視奏" 時的無上指導。不要在乎剛才演奏的好壞,確實將現下的音符穩定的奏出,並讓自己的眼神與心思能夠關注在下一秒、下一個音符、下一個句子、下一個可能。裹足不前,不僅人生會是場災難,演奏也會是悲劇收場。
- 提升自身的基礎技術操作能力:這有點像是多餘,卻又不得不為的提醒。自身的基礎技術掌握能夠越全面、紮實,就越能夠在視奏時忘掉 "樂器" 技術的問題,讓注意力專注在樂譜的內容細節上。要是連基本的音準、音階、琶音、換弓、換弦、換把位...都有一堆問題存在,不僅拖累視奏的成果,視奏的練習也很難對自身琴藝有太大好處。還是不忘提醒,無論如何,建立穩定、紮實的根基 - 不論是操作技術或是各項相關的專業理論,都是視奏、演奏能力提升的不二法門。
- 開展自身的音樂視野:演奏能力要好,全面的藝術涵養 - 美術、雕刻、建築、文學、物理、歷史....都是必要養分。視奏能力要好,更完整的音樂視野會是絕對直接的助力。當你的大腦資料庫存在著越多不同的音樂類型:旋律、和聲、曲式、風格...等等等,在你碰到一個陌生的樂曲時,你就會有更大的可能性藉由已有的資訊,找到類比,也得以正確的 "解析" 出適當的風格與趣味,而不是從憑空想像、自我捏造的自圓其說來歪曲樂曲的詮釋。透過盡可能大量、有效的音樂欣賞 (這部分或許未來可以單獨分享個人的心得)、獨奏、室內樂、樂團等等演奏實務的經驗累積,內心就自然能夠產生 "似曾相識" 的熟悉感,進而將這個已經存在的經驗投射在陌生曲子中,再加上足夠的相關理論依據,修正、加強這一層印象,要讓視奏像是演奏般毫無窒塞的宣洩,絕對是指日可期。
結語
視奏能力的高低,當然取決於自身演奏能力與演奏經驗的累積,但是光憑日常曲目的訓練,卻是不足以培養足夠強大的試奏能力。反而,越是具有強大視奏能力的演奏者,越能夠快速掌握、學習新的樂曲,也因此,當然能夠更加快速的累積自身的曲目經驗,甚至藝術涵養。也因此,視奏的重要性,就絕對不只是單單為了考試而不得不的無意義做為。希望透過以上的解說,可以讓辛苦努力學習音樂的學子們,理解到如何正面、積極的看待、學習視奏的方法,培養足夠的視奏能力,應該更能讓自身的演奏實力,得到更加全面、完整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