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話題 : 老大師的巴哈不要聽、巴哈不要有感情..........,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某種程度的"人家說",說真的,聽他們所論述的,似乎有那麼一點的道理呢 !! 但是,是這樣的嗎?
本來想說這個問題其實滿複雜的,也懶得寫 (我老覺得,這種硬文章,這個年代還有誰要看?)。但是這兩天又看到某位其實我很喜歡的音樂家提到 : 「我最在意的是照譜演奏」,讓我又激起先來談論個綱要的念頭。
把上述幾個普遍存在的說法湊在一起,就是通常在音樂教學裡經常有老師會提起的論點 :「巴哈是很嚴謹的作曲家、巴洛克音樂不應該很浪漫、不要做超出譜上的表情 ---- 」換句話說,照譜演奏就是不應該有所表現 !! 是這樣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大家一定都記得,小時候在學校的時候,老師總是會叫人起來念課文,大部的人怎麼念 ? 當然是照書念,而且,不帶任何表情、越快越好,只求不念錯,才不管聽起來像甚麼、別人能不能聽懂。對不? 有沒有錯? 當然沒錯,可是重點是毫無意義,毫無"傳達訊息"的意義。
試著用學生時代那種口吻念一次上面這首詩。你感覺如何? 如何帶出基本的"溝通"?
對說話者而言,把字一個個唸出來,聽者可能會以為你毫無誠意、或是並無真義。說話的人會帶上"語氣"、"情緒",有了這兩者,才開始有溝通,是吧?
要達到這一層,不能只是"認字"、"讀字",要有詞組、分句、輕重、緩急。對外國人而言,這是真正比背單字難的。
回到上面大家熟悉的詩 :
外國人可能會唸成 :
"床 前明 月 光疑 似地 上霜舉 頭望明 月 低頭 思故 鄉"
糟了,字都對耶,可是意思呢? 他傳達出的是毫無意義的詞組,雖然照字唸對 !!
等他學多了一些,他開始知道,這詩是五字一組,然後他可能唸成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嗯,好多了,開始有人聽懂了。但是這樣唸給人聽,好像也沒傳達任何訊息,就像小時候背書一樣。
有一天他要參加演講、或是朗讀比賽,老師可能會教他 :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多了詞組,讓景物、腳色、場景、動作都鮮明了起來,開始有了說服力了。
接下去,就是語氣輕重了,是強調"床前" - 場景,還是"明月" - 景物,或是"光" - 背景。有沒有個準? 當然沒有,但是,這就是整個文化背景會帶出的差異性所在,風格就在這裡產生。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唸出來肯定讓你如臨現場。一個不瞭解傳統的外籍生,肯定生硬。
其實,看到此,應該就知道我的用意了。音樂是沒有文字的語言,但是他溝通的方式與能力,和語言是相仿的。
譜上記載的,當然是基本的音符架構,透過音樂史、和聲學、曲式學、以及演奏風格演進等等的全面學習,就能夠讓你掌握更全面向的表達能力。就像高明的詩人,知道如何透過文字巧妙地傳達細膩的感受,優秀的作曲家,也會在作品中編織各色情感。不同境界的演奏者,自然會帶出不同境界的表現。問題在於許多的"表現"問題是無法言喻的、也不須明說,因為那正是趣味所在、藝術所在。就像上述那個"光",在不同人的眼中,肯定有不同的色調、色溫,誰才是正確表達?? 從音樂的本意是"傳達",而非"判決"來看的話,只要你成功傳達,就是正確的,而這種"正確"是多樣、豐富,而非對、錯分別的。但是話說回來,沒有掌握箇中意涵、無法表達各種素材的,不能自稱這是自我的展現,如同上面那種照書、卻錯誤的唸書法。
這個就是 "詮釋",音樂的表現一定要有詮釋,而詮釋一定是照著譜 (古典音樂),所以有所高下。
一個認為巴哈很嚴謹所以無感情的,肯定沒讀過巴哈的歷史,沒聽說過當時的教會如何抱怨他,演奏管風琴經常用極為新穎、刺激的和絃,讓教會人士不堪其擾。沒讀過他為了學習新的事物徒步走了多久去學習,更沒想過他是如何不停的用新的手法,重新改寫曾經創作好的作品.........。一個如此具有"創新"能力的人,竟然在現在被當成學究的、保守的? 實在只能無言。創作技術無懈可擊,跟創作意念無趣可言,怎麼可以拿來因為所以??
最後,應該可以理解,還沒超過"記譜正確"的,當然談不上演奏,而演奏境界,當然來自個人解析的高下。所
謂的"照譜演奏",對我而言只是假議題而已。
大家一定都記得,小時候在學校的時候,老師總是會叫人起來念課文,大部的人怎麼念 ? 當然是照書念,而且,不帶任何表情、越快越好,只求不念錯,才不管聽起來像甚麼、別人能不能聽懂。對不? 有沒有錯? 當然沒錯,可是重點是毫無意義,毫無"傳達訊息"的意義。
試著用學生時代那種口吻念一次上面這首詩。你感覺如何? 如何帶出基本的"溝通"?
對說話者而言,把字一個個唸出來,聽者可能會以為你毫無誠意、或是並無真義。說話的人會帶上"語氣"、"情緒",有了這兩者,才開始有溝通,是吧?
要達到這一層,不能只是"認字"、"讀字",要有詞組、分句、輕重、緩急。對外國人而言,這是真正比背單字難的。
回到上面大家熟悉的詩 :
外國人可能會唸成 :
"床 前明 月 光疑 似地 上霜舉 頭望明 月 低頭 思故 鄉"
糟了,字都對耶,可是意思呢? 他傳達出的是毫無意義的詞組,雖然照字唸對 !!
等他學多了一些,他開始知道,這詩是五字一組,然後他可能唸成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嗯,好多了,開始有人聽懂了。但是這樣唸給人聽,好像也沒傳達任何訊息,就像小時候背書一樣。
有一天他要參加演講、或是朗讀比賽,老師可能會教他 :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多了詞組,讓景物、腳色、場景、動作都鮮明了起來,開始有了說服力了。
接下去,就是語氣輕重了,是強調"床前" - 場景,還是"明月" - 景物,或是"光" - 背景。有沒有個準? 當然沒有,但是,這就是整個文化背景會帶出的差異性所在,風格就在這裡產生。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唸出來肯定讓你如臨現場。一個不瞭解傳統的外籍生,肯定生硬。
其實,看到此,應該就知道我的用意了。音樂是沒有文字的語言,但是他溝通的方式與能力,和語言是相仿的。
譜上記載的,當然是基本的音符架構,透過音樂史、和聲學、曲式學、以及演奏風格演進等等的全面學習,就能夠讓你掌握更全面向的表達能力。就像高明的詩人,知道如何透過文字巧妙地傳達細膩的感受,優秀的作曲家,也會在作品中編織各色情感。不同境界的演奏者,自然會帶出不同境界的表現。問題在於許多的"表現"問題是無法言喻的、也不須明說,因為那正是趣味所在、藝術所在。就像上述那個"光",在不同人的眼中,肯定有不同的色調、色溫,誰才是正確表達?? 從音樂的本意是"傳達",而非"判決"來看的話,只要你成功傳達,就是正確的,而這種"正確"是多樣、豐富,而非對、錯分別的。但是話說回來,沒有掌握箇中意涵、無法表達各種素材的,不能自稱這是自我的展現,如同上面那種照書、卻錯誤的唸書法。
這個就是 "詮釋",音樂的表現一定要有詮釋,而詮釋一定是照著譜 (古典音樂),所以有所高下。
一個認為巴哈很嚴謹所以無感情的,肯定沒讀過巴哈的歷史,沒聽說過當時的教會如何抱怨他,演奏管風琴經常用極為新穎、刺激的和絃,讓教會人士不堪其擾。沒讀過他為了學習新的事物徒步走了多久去學習,更沒想過他是如何不停的用新的手法,重新改寫曾經創作好的作品.........。一個如此具有"創新"能力的人,竟然在現在被當成學究的、保守的? 實在只能無言。創作技術無懈可擊,跟創作意念無趣可言,怎麼可以拿來因為所以??
最後,應該可以理解,還沒超過"記譜正確"的,當然談不上演奏,而演奏境界,當然來自個人解析的高下。所
謂的"照譜演奏",對我而言只是假議題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