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物理現象 第三音
身邊若有小提琴,或是兩位吹管樂器的朋友,試著拿起你們的樂器,大聲地、試著演奏非常準確的雙音 – 就說中央DO以上的#F 與 A好了。當您演奏的非常準確、又夠大聲,嘗試聽到在你所演奏的聲音下方,尋找低一個八度的D。假使您所作符合要求,您應該會聽到一個讓演奏的雙音更加豐滿的聲音 – 這就是第三音。
根據小提琴的演奏技法書籍資料所記載,這個物理上的奇特現象,塔替尼早在1714年就發現,並於1754年所著的 ”Trattato di Musica” 一書中詳述他的觀察,也因此,這個現象也稱作 Tartini Tone。在後來的音樂史中,莫札特爸爸 (Leopold Mozart)、白耀 (Pierre Baillot)等等,對這現象都有所著墨。大致上,他們的理解還算正確,這是物理的現象、來自兩聲音頻率的差。也自當時起,讓這個自然現象幫助演奏者訓練、判斷音準。如前所述,當音準正確時,頻率差會剛好帶出準確的第三音,若是沒有,代表音準不準、不協調。然而,隨著時代演進,到了Ivan Galamian、Carl Flesch,卻捨棄了利用這個現象來練習音準。確切原因為何還有待考證,我目前推測與平均律的興起有關。在平均律中,這種純律特有的現象反而不利。
傳統提琴學術裡認為,這種現象發生在內耳 (inner ear),然而,在與音響界接觸的機緣中,
我意識到他們所提到的某些聲波物理現象,正與音樂上的現象不謀而合。拜近年網路世界的方便,許多隔行的專業問題,不須上圖書館找書,就可以找到相關文獻,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逐漸勾勒出第三音的樣貌,前些日子與熟悉聲學物理學的谷津音響張永能先生討教後,讓我的基礎成形。
簡單的說,第三音就是兩個聲音頻率的差,也就是相減 (內差)( differential tone),例如一個A= 440 HZ的音,與C= 528 HZ 的音一起響起,就會發出 528 - 440 = 88,F= 88 HZ的音高。依此例,剛好就是高低相隔超過兩個八度的大三和弦。在此同時,也是傳統第三音理論沒有述及的,是倆音間也會有相加 (外差)( summational tone) 的物理現象產生,在音樂上,這個聲音大多都被兩個本音所產生的諧波 (泛音) 所遮蔽,因此可以捨去不談,但在聲響物理學裡,卻不可不知。這兩種現象,統稱 ”組合音” (Combination Tones)。我一直在找尋的,就是這個,他不只是耳朵聽到的現象而已,而是客觀存在的物理現象。
上面所舉例,是用來計算的理想值(純數),自然界並不存在單純的波型,任何發出的聲音本身就有極多的泛音,兩個聲音加上泛音之間的干擾、互調又會產生更多更複雜的聲音波型。這種各自差異的聲音組合,造就的就是個別樂器,甚至演奏者音色的差異了。這個現象,不僅是正確演奏音準時聲音豐富的必要條件,同時也說明了和聲學其實是有物理背景的支持。或許,許多我們 ”隱然聽到” 的和聲,正是作曲家利用這個特性,所創作那 “看不見” 的低音聲部 (巴哈小提琴無伴奏經常有此感受)。一部調音正確的管風琴,甚至可以善用建築的特性、加上這第三音的特性,讓原本風管尺寸不存在的音域往下延伸(Resultant tone)(基頻缺補 或 遺失基頻 the missing fundamental)(高考曾經考過)。
這個圖表表明的是音程關係,可以自行套用至其他音高,只要符合對應的音程。 |
組合音的現象,在國內音樂圈幾乎未曾聽聞提起,但在物理學卻似乎是高中生會涉獵的範疇。這種奇怪的現象,根源自學音樂的多半數理空洞,學理科的又多半藝文素養缺缺。或許是我自幼對理科的興趣使然 (國二之前,我的志向還是科學家,高中聯招物理、化學、自然滿分,健康教育只有及格邊緣,史地就甭提了!),在接觸到這些課題時,自然想一探究竟。但畢竟專業不再此,還盼對物理學有更清楚瞭解的專家,指出我謬誤之處,甚或將對音樂人形同天書的聲音物理學,用淺顯的方式解釋,讓更多音樂工作者了解這些自然現象,才真是我們的福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